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近期,国家有关部门纷纷出台调控房地产市场新政,一度高烧的楼市温度骤降,同时也引发市场对未来房地产政策和市场走势的强烈关注。针对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5月7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采访时,就“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从供求两方面入手遏制房价
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部分城市出现了房价过快上涨等问题。对此,齐骥认为,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供求矛盾突出,其中,不合理的需求占了较大的比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4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也称“10号文件”。齐骥表示,目前各地正在积极贯彻这个文件,而从近期的市场反馈情况看,一些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
对于新政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齐骥解读道,“10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实行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如对于首次购买自住且建筑面积在90平米以下的家庭,仍延续过去的支持政策;但对于首次购买套型面积90平米以上的家庭,文件提出了贷款首付比例不低于30%,这是对购买首套住房政策的调整。另外,对二套房贷款要求首付比例不得低于50%,且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对于贷款购买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文件提出,由商业银行根据风险管理的原则,大幅度地提高首付款的比例和贷款利率。
在增加住房有效供给方面,齐骥表示,主要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居住用地的有效供应;二是增加普通住房的供应,通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中小户型、低总价、优先用于自住需求的住房供应;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今年的目标任务是建设300万套保障性住房;四是在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地区,大幅度增加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
强化各地方政府责任
“稳定房价和推进保障性住房顺利进行,关键在于统一认识,关键在于强化各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责任。”针对“10号文件”中提出的将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稳定房地产市场作为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这一规定,齐骥如是说。
在分析其中的原因时,他表示,最近几年,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当中,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存在着过分依赖房地产业的现状,对房价过快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也不够高,再加上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措施不到位,从而造成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推进比较慢,对房价、地价过快上涨控制不力。
“既然是地方政府的责任,那就应该加强对这种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齐骥说。“10号文件”明确提出,建立约谈、巡查等制度和问责制度。另外,还要签署住房保障工作责任书,通过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使保障性住房的推进速度和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取得好的效果。
针对网友提出的如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齐骥表示,根据“4号文件”和“10号文件”,今年,将建设保障性住房300万套和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80万套,到2012年底,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三方面工作要求:一要落实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资金,二要增加保障性住房的用地供应,三要建立住房保障工作实行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城市人民政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信息披露
在谈到市场监管时,齐骥谈道,要严惩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不规范行为,既包括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地和融资方面的监管,也包括对开发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如对在土地市场不规范或者拿到土地以后闲置不建、囤积土地的开发企业,将在融资、上市和资产重组方面“关门”;对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为的开发企业,则要加大曝光和处罚力度,一旦上了“黑名单”,也将在融资、重组方面给予限制。
对于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披露制度,“10号文件“对各级政府已经做了明确要求,包括抓紧编制和公布住房建设规划,及时公布住房建设计划和住房用地的年度供应计划;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统计、分析和监测;加快城市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的建设。对此,齐骥说:“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知道市场当前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今后可能朝哪个方向走,让老百姓对市场的走势能有一个合理的预判,稳定市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