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显示政策退出预期日趋明显,市场流动性遭遇严峻考验。而在政策利空影响下,地产金融等大盘权重股拖累股指继续下跌。目前股市已难用估值水平来衡量其投资价值,后市房地产调控等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仍不容忽视。
昨日是五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沪深两市在地产金融等权重板块带动下延续跌势,成交量大幅萎缩。对此,接受记者采访的有关人士认为,来自政策面的利空消息是市场下行的主要原因,后市将围绕5日均线震荡。
利空政策再袭股市
东兴证券策略分析师张苏豫说,昨日盘面显示,银行地产股是大盘下跌的“元凶”。上周末央行今年第三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幅度,意味着3000亿资金将从市场上消失。“当然,这并不一定会减少股市上的资金量,但毕竟全社会的流动性降低了。”张苏豫因此认为,银行股的下跌主要与此有关,而与其业绩无关,与其估值无关。
对于昨日地产股的下跌,张苏豫同样认为是来自政策方面的利空性影响,北京推出的房地产新政,其力度堪称史无前例:一是每户北京居民限购一套新房,二是暂停第三套及其以上房屋的贷款,三是不能提供1年以上北京市纳税证明或社保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购房贷款被暂停。
张苏豫认为,这些措施的实施明显是为了抑制炒房行为,而目前开发商的存量房并不少,有些开发商囤积、惜售、捂盘以达到抬高房价、牟利之目的。而随着上述新规的实施,需求量的减少,开发商会降价销售。
“现在的股市已不能用估值水平来衡量其投资价值了。”张苏豫表示,以地产股为例,目前的平均市盈率不到15倍,而今年一季度业绩也普遍不错,但由于政策的强力打压,短期还将面临进一步下跌压力。如果北京的做法被全国效仿,那么,全国房地产行业会面临一次“大地震”,地产股“再下一城”的可能性是有的。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的房地产业可谓四面楚歌。”中投证券策略分析师朱幂说,首先是信贷政策对地产行业越来越紧。北京对第三套及其以上房屋的贷款给予“断炊”,没有了票子,自然使投资或者投机性购房大为下降,同时,对开发商的贷款也“卡”得比较严,特别是中小开发商难免会出现项目后续资金跟不上,项目“烂尾”,重现10年前的情形。
其次是税收对房地产的调控也有可能推出,现在处于政策效应观察期,如果房价仍然没有明显下降,那么,住房特别消费税或住房保有税,甚至物业税会择机而出。“这个调控措施对地产行业的杀伤力可能大于房贷。因为这不是流转环节的税收,而是在持有环节征税,谁占有房子谁就得按年纳税,一直缴下去。”朱幂说,这项措施的实施将彻底颠覆中国房地产投资的盈利期望。
不过长期从事估值工作的朱幂认为,目前不少地产股包括龙头地产股如万科(000002,股吧)都已跌至底部区域了,大都只有2倍的市净率,继续大幅下跌的空间已不大,未来可能以弱势震荡为主,作为中长线投资者不妨伺机介入。
“退出”迹象日趋明显
朱幂说,尽管央行已连续10周净回笼资金,央票发行不断,但仍然出其不意地在上周末再次上调0.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这对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市场流动性下降。如果从动态角度看,市场流动性的升降还将包括市场对资金的需求情况,而目前有传闻称,农业银行昨天已向香港H股市场递交了上市申请,这意味着在A股市场实施IPO也指日可待。同时,农业银行是一家“大块头”银行,其融资规模可能达2000亿元。
其二,大盘指数承压。朱幂认为,A股市场另类“二八”现象明显,20%的上市公司其市值占据了全部市值的80%,占上市公司数量80%以上的中小市值个股,仅占总市值的20%。因此银行股、地产股这些大市值个股的下跌成为了拖累大盘指数的主力。
其三,今年以来,央行已三次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共计1.5个百分点,这对银行股影响最为直接,相当于市场上减少了上万亿资金,使银行可放贷量减少,换言之银行的获利筹码减少。
至于对其他行业的影响,朱幂表示,地产股将“雪上加霜”,资产负债率高,对银行负债依赖程度高的行业受到的影响也较大。
张苏豫认为,存款准备金率的连续上调减少了银行放贷量,如果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流动性过于紧张,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运行,因此,作为价格工具的利率也会在央行考虑之中。但加息不一定就是存贷款对称上升,有可能存款利率加得多,而贷款利率加得少,这样的好处一是可以吸收部分存款,补充银行的放贷量;特别是目前房市、股市低迷,赚钱效应不再之际,将使部分资金流入银行;二是可以减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负担。不过,张苏豫表示,如果真如此,银行的息差会缩小。因此,目前对银行股的投资处于两难境地,既有十分便宜的估值吸引力,但又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的政策因素影响。 |